微信营销催生“水库理论”
现在,一提到企业营销必然会联系到微营销,官方APP、官方微博、官方微信通通都要建立、运营起来,尤其是微信营销在这一年尤其火热。而在最近的一次关于微营销沙龙上,杭州微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张生说:“对于大企业,我建议去开发APP,因为只有开发了APP,那个用户才是你的用户。传统的中小企业不用开发APP,微信公众平台就非常适合轻量级的企业。不过,年初的时候很多企业老总连注册一个企业微信账号都不会,现在已经大不同了。”
把微信当做一种工具赚钱
最近在“连星咖啡”的官方微博上有这样一条信息:下单星巴克咖啡并分享本活动到朋友圈,即可享受买三赠一。这就是杭州的星巴克搬运工“连星咖啡”在用微信做生意。
提供这个服务的“连星咖啡”时下在白领圈里很红。这是一个由微信作为点餐平台的公众账号,顾客只要关注这个公众号,回复送货地址、电话、姓名、咖啡名称和数量后,最快十分钟就能喝上星巴克咖啡了。创始人郑国新现在每天都泡在杭州的各家星巴克里,他跟那里的店员都已熟络。郑国新说,微信账号推出三个月来,在没有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,每天的订单在120到130杯,刚推出的时候每天只有5到10杯,现在几乎已经做到收支平衡。
连星咖啡实际解决的是一个物流的问题,星巴克的品牌本身就在那里,借助它的微信创业成功率就比较高。腾讯大浙网微信首席运营官徐金波说:“其实郑国新现在很苦,每天一条一条得输入客户订单,小编再一条一条得登。我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,只要用户把手机号码、名字等全部输入,下次再来微信上买星巴克,用户不用重复输入,只要选择几杯就够了。”
核心是建立用户成长体系
徐金波说,微信营销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,微应用更合适。有一个“水库理论”,说不管是微信还是易信、来往,都是一根根管道,管道过来的用户购买了产品,留下了一些信息,这些信息汇聚到企业的水库里面,成为企业的客户资源。
2014年,做传统行业的人越来越懂互联网了,光注册一个微信账号不再管用,得更深入地服务用户才行。徐金波说:“微信的案例大致分三类:媒体型、工具型和服务型,连星咖啡就是工具型案例。微信营销的核心竞争力是用户成长体系的建设。互联网的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,做出一个会员积分体系,很多都在做这个,但是第三方团队不会做得很细,因为他想赚快钱,这套体系做出来要不断论证,积分怎么设置,线下怎么兑换。”
大家知道很多线下活动会吸引来一批关注企业公众账号的人,但是很快就流失掉。如果有了用户成长体系,用户的账户里有很多积分,他如果取消关注,就会把前面做的积分全部流失掉。所以说,除非企业把公共账号做得太骚扰用户,否则他不会轻易取消对你的关注,这就是用户成长体系。
很多企业在做用户公共账户的时候,会要求用户扫二维码并分享到朋友圈去。徐金波说:“这基本上算是白干,站在用户的角度讲,为什么要帮你去做分享。于是我们就做出了一套东西,当用户把内容分享到朋友圈,朋友点击一次,我们后台就记录一次,然后转化成积分。积分有什么用?兑换一些实物东西,这样用户就有很强烈的欲望去分享,这个分享的目的不是做广告而是想拿到积分。” (作者:孙寅乔)